近日,據外媒報道,新加坡正在計劃于2040年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汽車。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(Heng Swee Keat )在這周二發表講話時表示,政府正計劃采取激勵措施,鼓勵使用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汽車。“我們正花大力氣來推廣電動汽車,并將政策朝這一方向傾斜,因為這是最有前景的技術。”據王瑞杰介紹,目前打算采取的激勵措施包括最高2萬新元(約合人民幣10萬元)的補貼和加大對充電站的投資預算等。目標為,在2030年前,把充電站數量從現有的1600個左右增加到2.8萬個,增加約16倍左右。
那為何馬斯克會對新加坡提出批評呢?讓我們先來回放一下特斯拉和新加坡為何會“結下梁子”。2016年,一位消費者在香港花了5.1萬美元買了一輛特斯拉Model S,在通過新加坡政府車輛碳排放(CEVS)標準檢測時被告知,ModelS是“非環境友好車型”,被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處以1.088萬美元(約合7萬元人民幣左右)的罰款。因此馬斯克公開批評新加坡,稱其在接納和部署電動汽車方面行動遲緩,并在2019年1月的一條推文中表示,當地政府對電動汽車“一直不感冒”。
在白明看來,新加坡在推廣電動汽車方面確實擁有一些獨特的優勢。首先,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,對節能減排的重視程度較高,推廣電動汽車較為容易;其次,新加坡的國土面積較小,只需少量的充電樁就能覆蓋大部分的國土,對基礎設施的數量需求相對中美而言較少。新加坡政府方面也認為,新加坡政府控制著汽車的所有權,私車牌照的使用權為十年時間,這非常有利于在汽車領域進行變革,加上國土面積小,對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要求不高。“如果有哪個國家可以將汽油車100%轉化為電動汽車,那一定是新加坡。”馬善高非??隙ǖ卣f。
不過,新加坡在普及電動車過程中也面臨一個重要難題——充電設施。由于新加坡85%的人口居住在政府支持的高密度經濟適用房中,開發滿足需求的充電站非常困難,馬善高此前曾無奈地表示:“單單找到一個停車位就已經成問題了,充電站的話,實事求是來說,我們還沒有解決方案。”不過,從這一次王瑞杰釋放的信號來看,或許新加坡已經決定要“排除萬難”,大力擁抱電動汽車了。
來源:環球網